个人简介
李立,工学博士,本硕博均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本人主要面向未来交通体系下偏低空经济类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开展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面向新能源低空飞行器的总体方案设计研究,如全电、混电电推进系统的设计,电池、储氢等能源系统的质量特性研究,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的研究,创新型非常规气动布局等;以及面向飞行器气动优化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如三维参数化方法,梯度类优化算法,气动布局优化设计等。本人深度参与下一代宽体客机、某大型飞翼无人机和多种高低速型号飞行器的气动设计与分析,以及欧盟UNIFIER 19电推进飞机的方案设计框架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负责人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金奖,中国商飞“未来民用飞机减阻创新设计”全国一等奖。
教育背景
2011.09-2015.08 西北工业大学 教育实验学院(本硕连读)、 航空学院 学士
2015.03-2015.08德国宇航院 汉堡航空运输系统研究所 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联合培养
2015.09-2018.03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学院 工学硕士
2019.03-2025.03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学院 工学博士
2020.10-2021.10 米兰理工大学 航空宇航学院 联合培养博士
工作经历
2025.04-现在 长安大学 讲师
研究领域
新能源低空飞行器的总体方案设计研究和飞行器的气动优化设计研究
代表性学术成果(代表性项目、论文等)
[1] Li L, Zhang Y, Bai J Q, et al. Morphing wing design of truss-braced-wing aircraft through aerodynamic shape optimization using adjoint method.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2024.
[2] Li L, Qiao L, Xu J, et al. Effects of Static Stability Margin on Aerodynamic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russ-Braced Wing Aircraft. Aerospace. 2023,10(7):603.
[3] Li L, Bai J Q, Qu F. Multipoint Aerodynamic Shape Optimization of a Truss-Braced-Wing Aircraft. Journal of Aircraft, 2022.59(5):1179-1194.
[4] Yang Y X, Bai J Q, Li L, et al. An Inverse Design Method with Aerodynamic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Wing Glove with Hybrid Laminar Flow Control.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95(12):105493.
[5] Li M, Bai J Q, Li L, et al. A Gradient-based Aero-stealth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for Flying Wing Aircraft.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92(9):156-169.
[6] Li L, Bai J Q, Xu J, et al. A Conceptual Sizing Method an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Hybrid-Electric Aircraft. APISAT2023 Conference, 2023,1050(1):236-246.
[7] 李立,白俊强,刘超宇等.串联混电飞机方案设计方法及能源管理策略. 航空动力学报, 2023,38(5):1143-1156.
[8] 李立,白俊强,刘超宇,一种电动飞机概念方案的参数设计方法. 航空动力学报, 2022,37(12):2749-2761.
[9] 李立,白俊强,何小龙, 基于阻力分解方法的气动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38(3):558-570.
[10] 白俊强,李立,屈峰等. 一种适用于超声速靶机兼顾多速域性能的新概念翼型. 发明专利.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