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细落好未来交通领域领军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未来交通学院于4月26日上午10时在渭水校区WH1101教室成功举办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宣讲会。活动特邀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周珍珍、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科副科长张靖雯担任主讲嘉宾,指导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学院副院长崔华教授主持活动,2024级研究生、2025级研究生(大四推免生)、2023级和2024级华为班学生现场参会。
崔华副院长在开场致词中强调了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征程中,国际胜任力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解放思想,重视国际交流学习。建议同学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主动了解学校开拓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努力提升自己的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能力。

周珍珍副处长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深度剖析了国际联合培养的战略价值,从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角度出发,指出应对全球交通挑战亟需国际化人才,学校将通过专项资助计划支持学生海外研修,并鼓励参会学生积极反馈培养需求,推动未来定制化联合培养项目落地。

张靖雯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与海外合作院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包括项目类型、申请条件、资助政策及往届学生成果等,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项目的优势与特色。同时针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语言要求、学分转换、海外生活等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并分享了往届参与学生的经验与收获。

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宣讲活动作为未来交通学院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系统解读海外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背景、培养方案及申请路径,为同学们搭建起联通国际教育与学术研究的桥梁。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可掌握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合作专项的申报策略与遴选标准,了解了往届学生以及全国高校参与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情况,从而,帮助同学们形成自己国际学术生涯规划的决策,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和项目。

未来交通学院将持续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内涵建设,着力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多学科知识储备、卓越领导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未来交通领军人才,为推动实施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输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力量。